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0-01-06 12:08:30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双方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

作为合格的驾驶员和守法公民,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当正确处理交通事故现场: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双方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

二、双方对死亡或者人身伤害的事实和原因没有争议的,可以立即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立即撤离现场的,应当及时向执勤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

三、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向执勤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因抢救伤员而改变现场的,应当标明地点。

四、路过交通事故现场的,应当作为旅客、过往车辆的驾驶人和路人予以协助。

五、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是受害人还是侵权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都应该尽量保持冷静。不要着急,造成第二次伤害,尽量减少损失。尤其是侵权人,为了逃避事故责任,不能逃避甚至继续故意伤害。

六、作为受害人,受伤后,他积极主张自己的损失应该得到照顾,但不应急于就医,建议委托亲属

七、找一位有经验的律师要求合理的费用。

八、虽然前两种情况不排除有经验的律师作为被害人的可能性,但他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决策,不要随意签署授权书或合同等文件,并不要轻易将原始证据或身份材料交给他们,以免增加诉讼风险。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被害人可以要求赔偿的赔偿项目很多,赔偿标准也有复杂的法律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伤害,因误工减少的医疗费用和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的,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

受害人因伤残而残疾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因丧失劳动能力而造成的生活需要和收入损失的必要费用,包括受偿人的伤残补偿、残疾辅助设备费用、生活费用等。以及康复护理和持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用、护理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

被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除支付本条***款规定的有关费用外,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被害人亲属在办理丧事中发生的死亡赔偿费用和其他合理费用,如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

被害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赔偿标准需要根据伤情确定,结合住院天数、护士人数、当地法规等,此时建议向专业律师求助,计算赔偿金额,委托其收集证据。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对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损害是巨大的。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应该注意交通规则,避免有害后果的发生。